第(3/3)页 毕竟不管哪家资料库,都有个信息来源的问题。她在股灾中的作为很好查询,但冷不丁在外国买几栋房子的事,可就太难为人了些。 所谓名人,这个概念是很多元化的。上了福布斯排行榜的人,当然是某一领域内的名人,但真要说到知名度,却反而未必有一个好莱坞二线明星更广为人知。毕竟,老百姓们是会对前十名的级富豪们兴致勃勃,但又有几个会牢记整串百人名单呢? 这会儿,爱丽丝默默地扫着《财富》列出的这一份世界富豪前百排名,就是这样一个感觉。 对于她这样一个在短短四五年内兴起,而且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上学上的人来说…… 好长一串名单,根本就没几个认识的。 嘛,坐等九十年代到来大洗牌吧。 “这样啊……” 沉吟片刻,爱丽丝对电话里说道:“把这几栋房子全部卖出去吧,细节回头再议,你先准备着。” 说完,不去理会那位物业商的狂喜惊呼,她飞快地挂断了电话。 虽然现在还不是撤出资金的最好时机,但自己也不差那七八亿了, 二十八亿的现价,抛去当初贷款的三个亿,再还上分期付款的所有金额,最终能赚到十六亿美元的现金。 十六亿美元,的现金啊。 爱丽丝活动着手指。 现在还是1988年,日本经济还在腾飞,大批国际投资商都有在日本购房,日本的商人也都有大肆在国际市场上买房。 相信要不了多久,洛克菲勒中心就该被三菱买下来了。 嗯,然后他们紧接着再亏损出售…… 从现象上看,这段期间内的相关投资额是非常惊人的,但基本都是以公司为单位。 毕竟,虽然很多人自信于日本经济的展潜力,和房地产热能带来的收益,但这也毕竟是风险投资。让企业出钱就是极限了,富豪们是不会冒着那么大的风险,把大批个人现金扔进这种洞里的。 更别提爱丽丝这种夸张到极点的行为了。 一亿美元的本金,三亿美元的贷款,八亿美元的分期付款…… 所以,越大的风险,收益也就越高么。谁都不敢做出的投资决策,却被爱丽丝毫无心理压力地玩了出来,然后就…… “头疼啊……” 挂完了电话,依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,望着窗外茫茫大西洋,爱丽丝嘀咕着。 “再投资公司就拉倒吧,腻歪死了。但要说用普通的手段把这些钱都花出去……这么老多,我可得好好规划一番啊。” 第(3/3)页